西安地鐵票面設計大賽比賽結果出爐啦,經過各方評選,《絲物-西安地鐵絲綢之路主題卡》、《靈蛇獻瑞(生肖卡)》等18副作品獲獎。
本次比賽以中國傳統歷史文化、絲路文明宣傳、西安歷史與特色文化、生肖符號、西安地鐵IP、地鐵發(fā)展與城市發(fā)展為主線,形成六大主題。自大賽啟動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參賽的選手包括專業(yè)設計師、藝術機構、在校學生、熱心市民等。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評審原則,西安地鐵組織專家評審會,經過多輪評選,最終評選出獲獎作品18幅,其中一等獎2幅,二等獎4幅,三等獎6幅,優(yōu)秀獎6幅。
本次大賽征集到的作品內容豐富,設計理念新穎,設計水平較高,參賽選手作品百花齊放,通過畫面充分展示了西安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生肖圖騰符號以及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理念。作品《絲物-西安地鐵絲綢之路主題卡》設計理念以絲綢之路代表物種作為元素,運用幾何與線條的搭配,勾勒出絲綢之路豐富的物產,詮釋了西安獨有的絲路文化符號。作者表示:“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也是一帶一路走過的第一個蓬勃的十年,本次比賽以《絲物》作為代表,將十三朝古都的昔日繁榮昌盛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的新風貌相融合,獻禮西安,擁抱世界?!?/span>
后期,將從獲獎作品中遴選出部分作品在地鐵票卡發(fā)行中使用,同時,部分作品元素還會應用在西安地鐵后續(xù)的文化宣傳中。
讓我們來一起欣賞獲獎作品吧
獲獎作品展示
絲物-西安地鐵絲綢之路主題卡
(第一名)
古代絲綢之路是連接古代東、西方最重要的一條交流通道。在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同時,各地動、植物品種沿著這條通道源源不斷地傳入中國,大量新奇物種逐漸聚集在古都長安,極大的豐富了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作品基于古絲綢之路文化交流開展,創(chuàng)新性地以古代絲綢之路物種作為對象,對具有代表性的動、植物歷史背景及圖形紋樣展開研究,進行圖形創(chuàng)意,同時以西安及絲綢之路上的著名景點進行點綴,運用幾何圖形、線條及豐富的色彩語言,將作品凝聚成獨特的絲路文化形象,詮釋了“一帶一路”背景下所蘊含的文化交流、借鑒與傳承。
靈蛇獻瑞(生肖卡)
(第一名)
蛇在中華文化中是一種重要的圖騰標記,與女媧和伏羲的形象密切相關,蛇圖騰崇拜在中國歷史上有深遠的影響,蛇被視為智慧、神秘和保護神的象征,逐漸演化成為中國民俗中的生肖之一。本設計由“西”、“安”兩字構成,借鑒書法大家王羲之字帖進行臨摹與演變,巧妙的將“西”、“安”二字結合構成圖文中的“蛇”字,同時運用西安傳統非遺皮影的藝術手法進行演變,近看為西安,細看為靈蛇教舞,靈蛇獻瑞,取其平安美好的寓意,意為愿在西安出行的每一天出入平安,生活美滿。
千面-長安風韻團扇系列
(第二名)
本作品以古都西安絲綢之路貿易為主題,元素以西安地鐵3號線胡家廟站文化墻《互通有無》中外國貿易商人作為主要元素進行創(chuàng)作刻畫,闡釋古今絲綢之路人文風貌,還原大唐盛世的輝煌。作品團扇外形不僅展現了唐文化的繁榮和藝術的豐富性,同時通過現代化設計與傳統載體巧妙融合,打造出既具有傳統特色又兼具現代審美趣味的道具。同時系列作品中還包括燈籠、手機支架等系列,通過不同的人物面孔及產品類型,展示唐長安的風韻,讓更多友人感受到大唐盛世的文化魅力。
蛇梅梅-蛇年生肖紀念票
(第二名)
本設計以蛇年為主題,創(chuàng)造了“蛇梅梅”這一可愛的卡通形象,設計中結合了唐代漢族女子妝容中的“花鈿”、“紅妝”等元素,巧用了代表中國文化氣韻和新春時節(jié)的梅花作為點綴,意在強調,隨著時代發(fā)展,西安的文化氛圍也越來越包容和多遠,蛇也可以很可愛,傳統文化也可以以更加親切活潑的方式走進大眾視野,古城也有新風貌。
地鐵里的小世界
(第二名)
《地鐵里的小世界》系列共2張圖形插畫設計,作品表現的是地鐵車廂里人們不同的樣子,來自四面八方的我們相遇在地鐵里,一起乘車的短途旅程奇妙且富有趣味的故事。作品設計畫面色彩鮮艷,用充滿童真愉快的繪畫形式給人積極向上的陽光感受;用輕松的繪畫語言設計形式,希望能帶給乘車的人們輕松愉快的乘車體驗。
中國傳統文化系列(手繪)
(第二名)
本系列設計方案運用手繪的方式,展示了具有西安代表的各類傳統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其中包括有關中民間藝術特色的虎頭形象花饃圖案;關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報頭盔女將;西安鼓樂、唐代樂手為主題的西安鼓樂主題卡。在背景設計元素中運用了唐代傳統圖案,水墨國潮元素及中國風元素,對主題予以烘托,通過地鐵票卡作為載體,讓乘客深入了解本土優(yōu)秀文化,達到傳承非遺文化,弘揚民族自信的目的。
絲路云履
(第三名)
本作品立足西安“絲綢之路新起點”的定位,通過絲路文化形象的傳播發(fā)揮西安在經濟、文化上的輻射作用,以帶動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總體發(fā)展。系列票卡以“絲綢之路”路線為設計出發(fā)點,通過對經過的古國城市地理地貌、代表性建筑及人物服飾等內容進行再設計,體現國際視野下的西安城市文化,讓乘客通過乘坐西安地鐵這條地下長龍,感受歷史,重走新絲路,體驗絲路文化。
戲出長安與影同游
(第三名)
《戲出長安與影同游》系列票卡,采用傳統陜西民俗-皮影為藝術表現形式,以絢麗的色彩基調,具有濃郁的地域屬性,整體內容設計選取傳統故事“西游記”為基礎,通過刻畫師徒四人與其對應的地點特征圖案,講述了長安作為文明古都昔日的繁榮與昌盛。通過地鐵票面進行對外展示,用票卡作為載體,將地鐵作為文化傳播的陣地,更好的宣傳西安歷史文化。
絲路主題票卡設計-IP系列
(第三名)
此系列以西安地鐵IP形象“暢安安”與“云卷卷”為主題進行衍生設計,通過數字組合表達喜迎西安地鐵新線路開通的信息元素;通過對“暢安安”的擬人化處理,將其形象化身為唐代詩人杜牧、當代美食家、秦腔表演藝術家等,以其詩歌《長安秋望》作為背景,展現西安悠久的文化底蘊;以西安傳統小吃作為點綴,精準表現西安碳水之都的定位;以秦腔戲曲演員的形象,展現陜西濃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同時輔助使用西安代表性的建筑、國槐樹、石榴花等,共同描繪出地鐵與西安城市密不可分的美好畫面。
暢安中國年
(第三名)
該系列票卡以西安地鐵IP形象為主元素,結合“西安年,最中國”的理念,采用靈動活潑、可愛萌趣、線條簡潔的藝術手法,賦予西安地鐵IP形象“暢安安”節(jié)慶吉祥的新面貌,系列作品分別代表“有節(jié)有安”、“年年有余”、“財神駕到”、“萬事如意”四個吉慶形象,體現了“暢”“安”隨行的現代科技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和諧統一,展示了地鐵安全便捷、暢達四方的屬性,融合了古典與現代,傳遞著吉祥與幸福。
春日列車
(第三名)
本方案圍繞“地鐵讓生活更美好”的核心理念,描繪了春日繁花中,地鐵串聯起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間的場景——有大雁塔、鐘樓等標志性景點,也有現代商業(yè)街,更有公園綠地湖水等自然景觀,體現古今交融、城市與自然環(huán)境的交融。插畫風格上采用扁平圖形化的表達,凸顯輕松治愈的場景氛圍。
絲路永恒套卡
《竹墨長安,絲路永恒》
《梅香古都,絲路永恒》
(第三名)
該作品結合了東方美學與現代交通元素,展現西安地鐵的獨特魅力,設計以鐘樓、地鐵列車、傳統水墨、梅花元素,將城市特色與現代生活方式相融合,鐘樓作為西安的地標性建筑,代表這座城市的歷史與文化底蘊,地鐵列車則代表這現代化交通方式為人民帶來的快捷,畫面中水墨藝術元素,增添了中國傳統韻味,融合了古城文化特色,承載了豐富的文化歷史記憶。
我愛我的城·西安
(優(yōu)秀獎)
作品以西安標志性建筑和穿成而過的地鐵為主要視覺元素,畫面里細節(jié)人物刻畫代表著熱情好客的西安市民,手繪插畫設計風格,色彩豐富,構成元素活潑,同時通過此類風格,希望能給乘車人帶來愉快放松的乘車體驗,為城市加速,讓生活精彩。
美好生活地鐵相連
(優(yōu)秀獎)
西安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作品用中國傳統水墨畫的畫法呈現西安帶給人的歷史美感,濃墨重彩,突出西安的著名景點,對于地鐵的刻畫則采用簡單的線條一筆勾畫,突出地鐵的速度感,整幅作品中大量使用了花的元素,意在借此體現西安綠色文明城市的一面,人們生活在花海中,幸福伴隨每一刻。畫面中女子持扇的設計,突出唐文化中女性的美,用石榴花作為點綴,代表西安人民團結一心,共創(chuàng)美好生活的決心。
云游西安
(優(yōu)秀獎)
本作品主要以鐘樓、大雁塔、兵馬俑、電視塔、華山等陜西元素為主,“西安”二字的設計融合青銅器元素,體現出十三朝古都的歷史厚重感,整體畫面以豎版為主,意為西安北瀕渭河、南依秦嶺、八水潤長安;背面為一副展開的卷軸,邀請游客乘坐地鐵云游一副美麗的畫卷,打卡西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常來長安。
聯通中亞-暢游絲路絲
(優(yōu)秀獎)
本設計以“一帶一路”西安與中亞五國為創(chuàng)作藍本,中亞峰會在西安的成功舉辦,對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在雙方關系史上樹立起一座新的歷史豐碑,為地區(qū)乃至世界和平穩(wěn)定注入強大正能量,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票面畫面通過繪制中亞建筑風貌與西安建筑地標相互融合的形式,彰顯中亞與西安的緊密關系,互通有無,展現新時代下的中國朝氣蓬勃的發(fā)展與繁榮昌盛的景象。
千年古都詩意長安
(優(yōu)秀獎)
西安古稱長安,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國建都歷史最長的古都,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早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作品選取了西安的四大代表性地標建筑——城墻、鐘樓、大雁塔和大明宮作為主體,運用中國特有的審美意象花樹飛鳥作為前景點綴,營造古典、靜謐的中式意境,運用手繪素描風格的建筑彰顯歷史滄桑感,展現了千年古都獨特的魅力。
絲綢之路系列票卡
(優(yōu)秀獎)
此系列作品的設計思路以大雁塔、華清宮、城墻等西安當地標志性建筑為創(chuàng)作主題,背景元素采用漫漫黃沙或巍巍秦嶺,靈感來源于絲路起點、源于長安的主題。畫面雖然表達的是古代主題,但是以剪影或漸變輪廓的簡約手法進行創(chuàng)作,不但主題突出又具有時代感。并且大膽使用互補色、對比色、中差色等色彩強對比關系,與背景形成鮮明的對比,極具視覺沖擊力效果,給乘客留下全新的視覺感受及強烈的記憶。
原文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2c-iQjFvMC_hHOl_l73F6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