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為2000年以來全球特展圖錄、全集精選
一、臺北故宮博物院特展圖錄
1.《四方來朝:職貢圖特展》,2020年
2019-2020跨年的特展,展出從唐代至清代的20件(組)《職貢圖》,內容涉及邦交國、藩屬國、邊地民族與部落的關系,希望通過梳理職貢圖的演變與題跋文字的考證,介紹中國歷代治外方略的經(jīng)營和世界觀。
2.《以文會友:雅集圖特展》,2019年
展覽展出歷代以雅集為主題的書畫作品28件(組)。以六個單元“晉唐風流”、“雅集典范”、“想像雅集”、“亂世唱和”、“慶生為名”、“皇權宴會”,展示歷史上著名的雅集盛事,如后世爭相追隨仿效的雅集典范——蘭亭雅集;想象中的風雅盛事——西園雅集等。其中也會穿插一些趣味小品,呈現(xiàn)文人面對即席演出的壓力與靈感迸發(fā)。
3.《巨匠的剪影:張大千120歲紀念大展》,2019年
2019年適逢張大千120歲紀念,展覽遴選了張大千及其舊藏書畫精品87件、大千自用印等173件文物精品,通過8個不同主題,從張大千身旁最重要的人開始,戰(zhàn)火中臨摹敦煌壁畫,中年旅居南美后,開始在歐美畫壇中展露頭角,到最后來臺定居,終老于摩耶精舍。
4.《亞洲探險記:十七世紀東西交流傳奇》,2019年
展覽以荷使出行成功覲見大清皇帝的旅程,作為敘事切入的視角,匯集臺北故宮博物院、荷蘭國家博物館、日本海杜美術館、日本大坂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等合作單位的館藏,共同呈現(xiàn)一段回蕩于東西之間的交流故事。
5.《花事·閑情:品味花器與生活特展》,2019年
2018年11月,展覽展出院藏古代花器與書畫,呈現(xiàn)16—20世紀的花藝陳設美學,通過古人選擇古雅或時尚花器的知識,了解他們的追求與營造。展品包括汝窯紙槌瓶、戰(zhàn)國青銅犧尊、翠玉白菜花插、乾隆六聯(lián)瓶、粉彩福祿葫蘆瓶等。
6.《偽好物:16-18世紀蘇州片及其影響》,2018年
“偽好物”一詞源自米芾對一件傳為鐘繇《黃庭經(jīng)》的評價。他認為這件作品雖然是唐代摹本,然而因臨寫極佳,遂以“偽好物”稱之,肯定這件摹本的藝術價值。展覽呈現(xiàn)一批頗具水準、制作于16-18世紀、與蘇州風格相關的偽古書畫作品及其影響。這類冠上唐、宋、元、明書畫名家頭銜的偽作,無論品質精粗,在近代籠統(tǒng)地被稱為“蘇州片”。由于它們被視為贗品,即使大量存在于公私收藏中,卻長期受到忽略。
7.《典藏新紀元:清末民初的上海畫壇》,2018年
展覽以清末民初的上海畫壇為題,展陳58件作于1850—1930年代之間的作品。展覽透過“八方云聚”、“金石花鳥”、“山水士氣”、“書畫營生”等四個單元,探索這時期上海畫壇多元風格的生成、金石畫派的興起、山水畫風的發(fā)展、以及書畫贊助形式的轉變。借著梳理花鳥、山水與人物等傳統(tǒng)題材在近代繪畫市場勃興之際的演變與發(fā)展,冀能引領觀眾進入20世紀之交上海繁華多彩的繪畫世界。
8.《國寶再現(xiàn):書畫菁華特展》,2018年
展品包括13幅限展書畫,為保護脆弱文物,單幅書畫每次只能展出42天,因此將分兩期陳列。第一期展出的六件“限展國寶”,包括王羲之《平安三帖》、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蕭照《山腰樓觀圖》、夏珪《溪山清遠圖》、陳居中《文姬歸漢圖》和趙孟頫《鵲華秋色圖》。第二期登場的七件“限展國寶”,分別為唐玄宗《鹡鸰頌》、徐浩《朱巨川告身》、易元吉《猴貓圖》、錢選《桃枝松鼠》、宋人《翠竹翎毛》、宋人《折檻圖》和武元直《赤壁圖》。
9.《百卉清供:瓶花與盆景畫特展》,2018年
2018年適逢臺灣舉辦世界花卉博覽會,臺北故宮特以花卉為主題,將賞心悅目的花藝插作與盆景藝術結合,透過繪畫之美,與此次花事盛會相互呼應。展覽展出瓶花與盆景題材畫作42件(組),呈現(xiàn)插畫與盆景美學,觀者可以通過欣賞古典花藝盆景陳設美學,體驗古代宮廷與文人的雅興與審美品位。
10.《行篋隨行:乾隆南巡行李箱中的書畫》,2017年
展覽以乾隆皇帝六次南巡作為觀察的切面,通過巡行期間的書畫題詠,揀選出曾與他一起旅行的書畫作品,希望對他的鑒賞活動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根據(jù)題跋的時間與內容,可看出乾隆皇帝常搭配南巡所經(jīng)地點,欣賞展玩與自然風光或相關對照的作品;若干銘心之作更成為他行李箱中的常備對象,不吝一再吟詠。
11.《萬世師表:書畫中的孔子》,2017年
展品共計35件(組),分成“圣賢小像”、“刻碑崇圣”、“歷代尊儒”以及“經(jīng)典圖繪”等四個單元,借以向這位以圣德雨露滋養(yǎng)華夏文化數(shù)千年的萬世師表致敬。
12.《藝域漫游:郎世寧新媒體藝術展》,2017年
展覽以新媒體和互動裝置等方式,采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展現(xiàn)郎世寧的繪畫作品。重要展品包括《畫孔雀開屏》情境裝置、《百駿圖》新媒體動畫、《聚瑞圖》及《畫瓶花》擴增實境(AR)互動裝置、以銅版畫《平定準噶爾回部得勝圖》為基礎制作的紀錄片《銅版記功》、用動漫手法再現(xiàn)郎世寧畫中動物的動畫作品《國寶神獸闖天關》等。
13.《天保九如:九十年來新增文物選粹》,2017年
展覽重點呈現(xiàn)歷年臺灣故宮陸續(xù)入藏之器物、書畫與圖書文獻珍品,包括流散海內外的清宮文物,反映不同階段蒐訪征集的思維意趣。
14.《嘉慶君·游臺灣:清仁宗文物特展》,2016
“嘉慶君·游臺灣”是一則深植社會流傳極廣的傳說,傳言嘉慶皇帝為太子時曾游歷臺灣,臺灣中南部許多名勝古跡因攀附嘉慶君曾經(jīng)到訪,成旅游景點。展覽共計151組件文物,以“嘉慶皇帝與臺灣”、“嘉慶皇帝其人”、“宮廷收藏與藝術”、“文化事業(yè)”與“安內靖亂”等五單元,鋪陳展覽。
15.《翠綠邊地:清季西南邊界條約與地圖》,2016年
展覽展出臺灣外交部收藏的西南邊界條約和地圖,以及臺北故宮收藏的清代西南邊界檔案和輿圖,所有展品均為首次公開展出。展覽分為“清中期前的西南邊界”、“桂越、粵越段勘界”、“廣西東、西路中越界牌”、“滇越段勘界”和“滇緬段勘界”五個單元。包括《手繪邊防圖》、《中法會訂越南條約十款(中法越南新約)》、《粵(桂)越東路初次定界圖》、《廣西中越東路第一圖》、《中英緬甸條款》等。
16.《典范與流傳:范寬及其流派》,2015年
展覽共計陳列45件畫作。依作品性質,可劃分為“溪山行旅圖的傳續(xù)”、“范寬的傳稱作品”、“范寬畫風的影響”三類,系統(tǒng)展示繼范寬之后,歷代畫家的同名摹作,以及學習范寬“雨點皴”、“礬頭密林”等技法的作品,援以梳理范寬風格的傳續(xù)脈絡。其中,《溪山行旅圖》與《臨流獨坐圖》更是院藏限展精品。
17.《匠心筆蘊:院藏明清版畫特展》,2015年
展覽通過四個單元“漫畫話書”、“創(chuàng)藝版畫”、“妙技奇材”和“古今·匠心”展示明清書籍版畫,呈現(xiàn)版畫在教育、娛樂及傳播功能的成效,同時結合器物、書畫與版畫圖像的對照,說明版畫從下筆構圖到雕鏤成型,從平面到立體的創(chuàng)作思維。
18.明四大家特展:《沈周》《文徵明》《仇英》,2014年
臺北故宮館藏的明四大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書畫作品,數(shù)量可觀,質量精良。特于2014年分四期相繼推出四大家展,涵蓋他們的書畫藝術、收藏交游、藝術影響、真?zhèn)舞b賞等。
19.《順風相送:院藏清代海洋史料特展》,2013年
臺北故宮“順風相送:清代海洋史料特展”,共展出125件(冊)清代圖籍檔案,其中周煌撰清乾隆年間武英殿刊聚珍本《琉球國志略》和1819年美國《哈潑斯》雜志制作的《琉球輿圖》,堪稱釣魚島自古是中國領土的鐵證。
20.《河岳海疆:院藏古與圖特展》,2012年
《河岳海疆:院藏古輿圖特展》圖錄,依展覽呈現(xiàn)方式,以河、岳、海、疆為軸線,構成“輿圖中的河川”、“邦畿千里”及“肇域四?!钡热龁卧?,精選明清時期古輿圖54幅,分兩檔呈現(xiàn)各類輿圖出現(xiàn)反映時代的課題與繪圖技巧。
21.《精彩一百:國寶總動員》,2011—2012年
2011—2012年之交,臺北故宮特遴選院藏“國寶”器物、書畫、古籍等。書法部分有《快雪時晴帖》《平安三帖》《祭侄文稿》等,繪畫部分有《溪山行旅圖》《萬壑松風圖》等。
22.《文藝紹興:南宋藝術與文化·圖書卷》,2010年
臺北故宮于2010年舉辦《文藝紹興——南宋藝術與文化》特展。該展結合書畫、器物與善本圖書,分“文化振興”、“藝術創(chuàng)新”、“生活美學”和“傳播與融合”4個單元,以說明南宋宣示承繼大統(tǒng)的理念、創(chuàng)新的藝術品位等。此為該特展圖錄的圖書卷。
23.《國寶菁華器物篇·書畫圖書文獻篇》(一函二冊),2006年
臺北故宮為慶祝建院80周年,特精選院藏名品器物、法書繪畫、圖書文獻共80組件,集結成套,以作紀念。套書內含“器物篇”、“書畫·圖書文獻篇”二巨冊,內容均為國之重寶,圖錄編印尤為精美。
二、其他特展圖錄及書畫集
1.《從古典到現(xiàn)代:張大千的藝術1950-1983》(合兩冊),臺北羲之堂,2019年
套書合兩冊:《從古典到現(xiàn)代:張大千的藝術》詳盡分析80余幅張大千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并有多張從未公開展出過的精品,闡述張大千藝術風格的發(fā)展進程,聚焦海外時期作品,尤其是晚年的潑墨潑彩;《張大千參考書目選錄》以編年的方式呈現(xiàn)張大千歷年的展覽、畫冊、相關書籍,不少版本皆首度曝光,堪稱最詳盡的張大千參考書目。
2.《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東京國立博物館,2019年
2019年1月16日,東京國立博物館推出特展“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展覽,以強調法度的唐代為焦點,力圖接近顏真卿其人其書。該書將展品悉數(shù)收錄其中,展示全部177件展品,并在圖版之間穿插多篇解說文章。還以拉頁的形式收錄與原作等大的《祭侄文稿》圖版,展示了李公麟《五馬圖》的全貌,并附有全部作品的釋文和《祭侄文稿》《自敘帖》的現(xiàn)代日語譯本。
3.《漁山春色:吳歷逝世三百周年書畫集》,澳門藝術博物館,2018年
2018年9月,澳門藝術博物館舉辦了“漁山春色:吳歷逝世三百周年書畫特展”,展出清初吳歷不同時期的書畫作品,以及其師友書畫作品共84件(套)。此為吳歷的首個大型個展,近半數(shù)展品更是首次公開展出。該書將展品悉數(shù)收錄其中,使讀者更清楚地鑒賞到吳氏的藝術和筆墨面貌。
4.北京畫院:《可惜無聲:齊白石草蟲畫精品集》,廣西美術出版社,2016年
全面展示齊白石草蟲畫藝術的畫冊。齊白石所畫草蟲趣味橫生、一派天機,充滿天真的童心和淳樸的鄉(xiāng)情。在他的草蟲世界里,人們看到春意盎然的生命景色,感受到一種和平祥靜的融洽生活樂趣。
5.北京畫院:《我來添爾一峰青:傅山書畫精品集》,廣西美術出版社,2016年
展覽分為“學問之妙莫過深”、“心懶手閑治迂事”、“一丘一壑畫家禪”、“從來老筆不降錢”四個板塊,不僅選取了傅山具有代表性、體現(xiàn)交往應酬的連綿大草書法作品,還特別關注其精到細致、體現(xiàn)治學成就的正楷書法作品,以及其奇趣盎然的繪畫作品。
6.《梅景秘色:故宮上博珍藏吳湖帆書畫鑒賞精品集》(上、下卷+別卷),2014年
2014年適逢吳湖帆誕辰120周年,澳門藝術博物館與故宮、上博攜手舉辦“梅景秘色”展覽,展出曾經(jīng)由吳湖帆收藏、鑒定及題跋的書畫,以及吳氏、其親屬和師友的創(chuàng)作共129件套;作品橫跨宋代至近代。除了吳氏的創(chuàng)作,該展亦包括懷素、趙孟頫、“明四家”、陳淳、徐渭、董其昌、陳洪綬、惲壽平、石濤、“清四王”、張大千、黃賓虹等逾百位大家的真跡,另有吳氏家藏的商代青銅器、唐代佛像及汝窯瓷器等。
7.吳同編《唐宋元繪畫名品集》(一函兩冊),波士頓美術館·株式會社大塚巧藝社,2000年
精裝,一冊是原色圖版,一冊是解說,收錄波士頓美術館所藏唐、宋、元作品132件,彩色圖版320幅,如閻立本《歷代帝王圖》、李贊華《番馬圖》、趙令穰《湖莊清夏圖》、宋徽宗《五色鸚鵡圖》等。除部分大幅作品外,其余皆按原寸收錄。大幅作品也有很多原大的局部圖。
8.張萬里、胡仁牧編《揚州八怪書畫集》(全8卷),香港開發(fā)股份有限公司
收錄揚州八怪書畫作品近400幅,單幅單面印制,分立軸、手卷、冊頁,印章套紅,部分畫作彩印。
三、全集及經(jīng)典
1.《王鐸書法全集》(6-10卷),河南美術出版社,2020年
此是已經(jīng)出版并榮獲首屆中國書法蘭亭出版獎的《王鐸書法全集》(1-5卷)的續(xù)編,共收錄近年出現(xiàn)的王鐸書法墨跡精品近200件,并附釋文。
2.《故宮藏四王繪畫全集》(全10卷),故宮出版社,2018年
全集共十卷,收錄了包含2018年四王特展全部作品在內的近700件(套)文物藏品,全面展示了故宮藏四王繪畫的整體風貌和藝術成就。這也是首次出版故宮藏“四王”繪畫作品最多的作品集。
3.《故宮藏吳昌碩書畫全集》(全4卷),故宮出版社,2018年
2018年故宮吳昌碩書畫特展圖錄,其中篆刻書法一卷,繪畫三卷。收錄故宮藏吳昌碩書法作品26件套,篆刻43件套,繪畫168件套。
4.《中國文化史跡》(全譯本,全套13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8年
全球限量典藏版,僅發(fā)行180套(附編號藏書票)。日本學者常盤大定、關野貞通過實地考察和史料勾稽編撰而成,一部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中國百年前有代表性的建筑、石窟等文化史跡的大型圖錄。上海辭書出版社根據(jù)社藏的法藏館1939—1941年日本初版原著,與上海雅昌通力合作,完成近3000幅圖照的修復工作,圖版按大八開高清仿真影印,并照原書形制手工制作布面函盒及瓦楞紙盒,最大限度保留原書風貌。
5.《趙孟頫書畫全集》(全10卷),故宮出版社,2017年
全集共十卷,正八開。按博物館排序,主要內容有,凡例、總目錄、序言、概論、圖版、作品的基礎信息、釋文等,由故宮著名書畫鑒定家王連起先生擔任主編,并為全集撰寫概論。故宮藏品占所有傳世趙孟頫作品總合的60%,其中有大量一級品及部分未公開發(fā)表過的藏品。本套全集是全球性的趙孟頫作品征集,一并收錄流傳有緒的私人藏品與個別有爭議的作品。是目前收錄趙孟頫作品最全的圖書。
6.《唐寅書畫全集》,故宮出版社,2017年
全集為正八開、精裝、中文繁體圖書。收錄唐寅書畫作品總數(shù)170件,另附臺北55件。全集共三卷,分書法一卷,繪畫兩卷。全集編錄書畫含圖版、圖版說明、文字著錄、釋文、圖版索引,并附年表。全集作品圖版皆為高清完整呈現(xiàn),所有重要的作品及題跋都做了完整放大展示,便于讀者對細節(jié)的研究及把握。
7.《故宮經(jīng)典系列》(全42冊),故宮出版社,2007—2017年
2007—2017陸續(xù)出版,含故宮鐘表圖典、明清宮廷家具、清宮服飾圖典、故宮海錯圖等42個品種。
8.《米芾書法全集》(全套33冊),故宮出版社,2011年
八開帶盒套,榮獲出版最高獎“政府出版獎”,一套七箱,原大原色?!叭睂⒋媸赖拿总滥E和刻拓本進行匯編,收錄了七十余件米芾真跡與眾多宋拓精刻的米芾真跡刻本。整合了海內外的米芾作品資源,彩色原樣,印制精美,裝幀古雅,填補了米芾書法出版編輯的空白。
9.《中國繪畫全集》(精裝修訂版,全30卷),文物出版社,2001年
全集是中國著名書畫鑒定家謝稚柳、啟功、徐邦達、楊仁愷、劉九庵、傅熹年、謝辰生等組成的“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組”歷時八年在全國巡回鑒定的成果。按中國歷史朝代編排,以作者生活年代為序。第1卷收錄戰(zhàn)國-唐代作品;第2—6卷收錄五代宋遼金作品;第7—9卷收錄元代作品;第10—18卷收錄明代作品;第19—30卷收錄清代作品。每件作品均附圖版說明,介紹作品的形制、尺寸、收藏處,以及題材內容、創(chuàng)作時間、藝術特色、款印、著錄等情況。
10.《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全24卷),文物出版社,1996-2001年
全部八開精裝加豪華封盒,共計24卷,共收錄20117件作品,制作35700幅圖版,是一部集國內現(xiàn)存古代書畫作品之大成的圖典。謝稚柳、啟功、徐邦達、楊仁愷、劉九庵、傅熹年等人組成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組在全國范圍進行最權威的公、私藏畫鑒定,品等級,并編成此圖錄。全部原件照相制版,每件均附時代、作者、形式、質地、創(chuàng)作年代、尺寸等,多數(shù)作品附題跋、鈐印等作品全部原作拍攝。
四、上海書畫出版社近年圖錄精選
1.上海博物館:《金石簣筜:金西厓竹刻藝術》,2019年
金西厓,致力于竹刻藝術的創(chuàng)作和研究,取得很高的藝術成就,并撰寫相關著作,奠定了當今竹刻藝術研究的歷史和學科基礎。2019年是金西厓去世40周年,為紀念這位杰出的竹刻藝術家、理論家,上海博物館舉辦了跨年同名展覽。
2.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與天久長:周秦漢唐文化與藝術》,2019年
2019年時值建國70周年,經(jīng)陜西省文物局與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共同商議,以周、秦、漢、唐歷朝精品文物為基礎(兼及唐以前其他歷史時期,在精選的300余件展品中,一級文物達189組件)舉辦“周秦漢唐文化與藝術特展”。主題為“與天久長”,典出漢代吉語。
3.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漢唐奇跡:中國藝術狀物傳統(tǒng)的起源與發(fā)展》,2019年
“漢唐奇跡:中國藝術狀物傳統(tǒng)的起源與發(fā)展”,最初是由方聞教授提出的理論構想,這個展覽試圖探討中國藝術早期特征的發(fā)展軌跡,這是理解中國藝術的一個關鍵問題。此是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的開館展。
4.范景中:《古典的復興: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研究》,2019年
這部書書里收錄的70余件(組)精彩明清文人繪畫,雖說都是私人收藏,但從沈周文徵明到清初四王,再到戴熙、鄒一桂、蔣廷錫……中國明清文人畫的脈絡基本都覆蓋了、作品也堪稱精品,于是有了范景中的《古典的復興》為序言,石守謙關于文徵明《五岡圖》的研究文章等。
5.《眉壽不朽:張廷濟書法作品集》,2019年
張廷濟,清代金石學家、書法家。本書為2019年下旬在杭州孤山中國印學博物館舉辦的“眉壽不朽:張廷濟金石書法展”的圖錄,但又較展覽的作品更為豐富,收錄其書法、手稿、金石題跋、銘硯作品共計百余件。
6.《朵云琳瑯叢刊·巾箱帖館》(整套10函),2019年
“巾箱本”肇于南齊,代有新制,又稱“袖珍本”,以體積玲瓏,出入可攜,起臥稱手,歷受文人喜愛,其規(guī)制雖小,卻“袖里乾坤”。叢書第一輯共十函,分別為《秦漢篆書三種》《漢隸二種》《北魏墓志五種》《王羲之行書五種》《隋墓志三種》《晉唐小楷十種》《歐陽詢楷書四種》《褚遂良楷書二種》《顏真卿楷書二種》《柳公權楷書二種》。
7.《紙拓千秋:國家圖書館藏古器物全形拓題跋集》,2019年
收入國家圖書館藏全形拓題跋裱軸八十七軸,涉及器物共計八十九種,包含青銅器、陶器和骨器,其中可見鼎、簋、爵、角、壺、盤、鐘、劍、燈、灶、權衡等各類常見禮器、樂器、兵器及生活用具等,較為大宗的有鼎十二件、簋八件、壺七件、尊七件、鐘六件。
8.山東省博物館:《香光馨遠:董其昌書風》,2019年
全書對董其昌的書風來源、從藝經(jīng)歷、書風影響等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并與山東博物館館藏明清書跡相結合,展現(xiàn)董其昌以及其代表的云間書派在17世紀明清的空前影響。
五、浙大社《中國歷代繪畫大系》
浙江大學和浙江省文物局聯(lián)合編纂的《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是一項首次在全世界范圍內對現(xiàn)存的中國歷代繪畫作品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調查、整理、考證、研究、出版的國家級重大文化工程。
1.《先秦漢唐全集》(現(xiàn)已出版1卷2冊》
《先秦漢唐畫全集》共分四卷九冊,此次率先出版的第一卷“傳世作品”,共分兩冊,收入26件全球所藏晉唐繪畫名跡。存世晉唐繪畫屈指可數(shù),更因年代久遠畫面脆弱而鮮少展出,許多作品甚至從未有過如此高清、專業(yè)的出版——譬如波士頓藝術博物館的(傳)閻立本《歷代帝王圖》、大英博物館的顧愷之《女史箴圖》、故宮博物院的展子虔《游春圖》,故宮博物院藏與日本大原美術館藏兩件唐代韓滉《五牛圖》被共同收入。部分作品為首次以極高清圖像公開出版,甚至為全球首次拍攝。
2.《宋畫全集》(7卷25冊,珍藏版)
2005年,浙江大學開始規(guī)劃《宋畫全集》項目,十年磨一劍,得以將分散于世界各地的宋代繪畫匯聚一堂,共收錄百余家機構的逾千幅宋畫。已出版7卷25冊:第一卷為故宮博物院藏品,共8冊;第二卷為上海博物館藏品,共2冊;第三卷為遼寧省博物館藏品,共2冊;第五卷為國內散佚卷,共2冊;第六卷為歐美國家藏品卷,共6冊;第七卷為日本各收藏機構藏品,共3冊;第八卷為續(xù)編,共2冊。
3.《元畫全集》(5卷16冊,精裝)
《元畫全集》共收錄全球100多家收藏機構收藏的600余件元代繪畫。共5卷16冊:第一卷為故宮博物院藏品,共4冊;第二卷為上海博物館藏品,共3冊;第三卷為中國其他文化機構藏品,共3冊;第四卷為日本各公私機構藏品,共2冊;第5卷為歐美國家藏品,共4冊。
4.《明畫全集》(已出版4卷12冊)
《明畫全集》延續(xù)了《宋畫全集》的制作標準,預計出版20卷67冊?,F(xiàn)已出版4卷:第6卷共2冊,收錄唐伯虎畫作百余件,是目前匯編最齊全,拍攝和印刷質量最好、資料最完備的唐伯虎圖冊;第7卷共2冊,收錄仇英畫作;第10卷共3冊,收錄徐渭畫作,大部分作品首次以極高清圖像公開出版,甚至為全球首次拍攝;第20卷共5冊,收錄234件佚名作品。
5.《清畫全集》(已出版1卷2冊)
《清畫全集》延續(xù)了《宋畫全集》的范式和標準,現(xiàn)已出版1卷2冊:從中國、美國、德國、日本等地博物館收錄髡殘(石溪)畫作百余件,是目前匯編最齊全,拍攝和印刷質量最好、資料最完備的髡殘圖冊。
六、重點書預告
1.朱關田主編《顏真卿書法全集》(珍藏版,全8卷),浙江攝影出版社,2020年
著名書法史研究專家、書法家朱關田主編,現(xiàn)存書法作品最全面之匯集,亦是權威的顏真卿研究著作,包括2019年初次公開面世的《西亭記》殘碑。前七卷為顏真卿書法作品,第八卷為相關研究論述。
2.故宮博物院:《董其昌書畫全集》(全10卷),浙江攝影出版社、故宮出版社,2020年
全集收錄故宮、上博海內外各大收藏機構所藏董其昌傳世書畫作品近600件(約1800幅),其中還包含了部分從未公開發(fā)表過的作品,可謂集董其昌書畫藝術之大成,是一部具有工具書性質的董其昌書畫資料總集。
3.《國家圖書館青銅器全形拓》(分普通本和編號本),上海書畫出版社,2020年
首次超高清、全公布國圖藏青銅器全形拓,涵蓋九大類、八百余件,著錄銘文、器物信息、真?zhèn)畏聞e等。所拓青銅器大都為重器,如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散氏盤等,且多經(jīng)名家遞藏。600dpi高清原大掃描,350dpi超高規(guī)格印刷,以最先進的攝像和印刷手段保證該集成為目前可見青銅器全形拓出版物圖像還原度最好的圖書。
4.遼寧省博物館:《又見大唐》,遼寧美術出版社,2020年
2019年10月,“又見大唐:書畫文物展”于遼寧博物館開幕,此為展覽圖錄。本書由“盛世畫卷”和“浩蕩書風”組成,以遼博收藏的與唐代有關的繪畫、書法為主,輔以故宮、上博等單位的收藏。收錄所有展品100件,56件為遼博的珍藏,38件國家一級文物集中展現(xiàn),是建館以來的首次,包括《簪花仕女圖》《虢國夫人游春圖》《萬歲通天帖》等。